凯发

重庆渝海控股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
当前位置: 首页  > 文化园地 >

年集

发布时间:2019-10-18 10:09:42



        俗话说,腊八一过就是年。越近三十,年味越浓。我们那个小农村,人们早已开始杀猪宰羊,有的人还专挑腊月的良辰吉日嫁女娶亲,到处一片欢快、祥瑞的过年景象。

       每年回家,已是临近春节。干的第一件大事,就是赶集,帮着家里置办年货。老家的小街,平常每逢农历二、五、八赶集,但是过年前,几乎天天都有,这已成了几十年不变的俗规。小街不大,像一条扁担,长也不过二里。一大早,就已被过年的氛围包裹的严严实实,买年货的、买小吃的、买门画春联的、买烟花炮竹的、买衣服布料的……把本来就不宽敞的街道挤得不留一点缝隙。

       回家前,我特意带了一堆重庆特产,火锅底料、川菜卤料、牛肉干、泡椒凤爪,满满的塞了一大包。回来才发现,这些早就不是什么稀罕物。超市的货架上,东南西北的烟酒、糖茶、干货,甚至连腊肉、腊肠这种极具地域色彩的特产都都能见到面,这倒让我大开眼界。

       记得那些年,物流交通还不发达,大棚种植尚未普及,反季节蔬菜基本没有,萝卜、白菜、咸菜基本就是冬季饭桌上的“老三样”,少了一样都成不了席。现在,绿叶青菜、海河鱼虾,瓜果梨桃,不论是本地产的,还是外地运来的,都已不再是奢侈品。过去,即便是冬天,肉和菜也不敢多买,而如今,冰箱几乎都成了标配。于是乎,扫年货的人使出浑身解数,青菜、瓜子、水果、猪肉一买就是一麻袋,酒水也是成件成件搬,开着小车的一定把后备箱塞的满满的,骑摩托的只能让老婆娃娃在后面跟着一路小跑。有的干脆用上了架子车这种“老古董”,好处就是装得多、不烧油、下雪不打滑。

       慢慢的,感觉自己回来倒有点“格格不入”了。出门前,特意带了一堆现金,一块、五毛也没少准备。结账的时候,老板问了一句:微信,还是支付宝?我楞了一下,默默地把零钱放回口袋,掏出了手机。看来,现在早已经不是那个只有逢年过节、婚丧嫁娶才能吃顿肉,赶人情送10块钱还能回两个白面大馒头的时代了。

       在老戏园子门口,又看到了“老赵”。多年以前,他无疑是集市上的一大焦点。“买好炮,找老赵!老赵的炮,很可靠!……”每逢过年赶集,总能听到那熟悉、洪亮的吆喝声。老赵主业是卖炮竹,只卖手指那么粗的大炮。围绕着他的“粉丝”,都是一群调皮捣蛋的小孩子。这次见了老赵,他已经不再年壮,早就不卖炮竹了。端着个小马扎,带着圆框墨镜,和一帮老头儿在墙根下坐成一排,一边晒着太阳,一边天南海北地闲聊。脸上一副享受的表情,大笑起来,皱纹里全是岁月。

       川流的人群中,碰到一个儿时的伙伴。小时候,一起偷瓜偷菜、整天在泥土里滚爬的一群人,长大后为了生计前程各奔东西,见一面得要三两年。在外面打工多年,他已回家盖起了阔气的二层小楼房,还用征地的补偿款买了一辆轿车,日子过得也算称心如意。他说今后不出去了,村里的煤矿马上复工,里面四川人多,他计划在边上开个饭馆、棋牌室。聊到脚下踩着的煤矿和油田,我开玩笑说,你看,我们的先人守着金山过了几十年的穷日子。他憨憨地笑了,就是啊,以后都会越来越好!

       赶集嘛,总还是要尝尝那几样小吃。街边上的麻花、油糕、炒凉粉、牛肉面、羊肉泡,除了价格翻了几番,味道依旧还是那个味道。我不是吃货,但在外十多年,想到家里饭菜的时候,总要忍不住猛咽几下口水。现在,偶尔还会想起吃槐花饭的情景。我家村头有棵老槐树,估摸着不下百年,高大粗壮,枝繁叶茂。盛夏花开,皑皑一片,好看极了,老远就能闻到甜蜜的花香。那时爷爷四十多岁,经常爬树摘槐花,给我做一顿槐花饭。有一天,突发奇想说要吃槐花饭,妈妈白了我一眼说,现在谁还吃这个!是啊,像槐花饭、榆钱饭、糜子粘糕、玉米窝头、杂粮馒头、荞麦面、土暖锅这些东西,放在城市里算是返璞归真,但在农村,有的正在慢慢变成记忆。

      这些年,每回来一次,总能看到不一样的变化。家门前就是村里的主干道,原来是泥土路,旱时一层土,下雨一滩泥。现在,这条路已经铺成了水泥路,每天早中晚还有三趟班车由市区直通村里。路上跑的汽车比摩托车越来越多,自行车被雪藏在柴房里,仿佛仍再哀叹自己曾经的辉煌。生养了我们几辈人的窑洞,大多都被填平,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崭新的砖房,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,过去靠走很远拉水吃的日子一去不返了。不仅如此,5公里开外,已建成了客货两用的火车站,据说将来还有高铁经过。

      而村里的人,也不再像过去一样,只靠种庄稼生活了。特别是我们这一代,有的在外面拼得风生水起,在大城市买房定居。有的靠着一手娴熟的砖瓦活儿,当起小“包工头”,四处给人盖房子,把自己的生活经营的像模像样。我们习惯把男人叫“掌柜的”,意思等同于当家做主。时过境迁,女人也开始当起了“掌柜的”,她们不再只满足于做饭、带孩子,有些头脑灵活的,还靠着村里和政府的支持,自己办起来了养殖合作社。

      物质富足了,追求精神生活自然是顺理成章。过年到舅舅家,舅妈不在,我想一定又是去打牌了。表弟媳妇说,早不打了,现在开始跳广场舞了。这个转变让我颇感意外!还有一个堂兄,外表上是农民,骨子里就是个实实在在的文人,从小喜欢舞文弄墨,现在已是个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了。弟兄们过年聚会,他不喝酒,和我们聊的最多的,就是他的作品。

       赶集回来,吃过晚饭,全家人围着火炉,你一句我一句聊起来。也许是喝了点小酒,父亲似乎有点兴奋,头回听他讲起进藏的经历。那一年,一群20出头,不知西藏在何方的年轻人,一路坐汽车,经过西安、兰州、敦煌、西宁、拉萨,最后到达山南时,已两个多月以后。从进藏路上的故事,说到了半年以后才收到家里寄来的回信,说到了他们几人“集资”5块钱还要托关系才买到的茅台和中华,说到了老同事们的近况。当然,还有那个第一次见到他时,内心里小鹿乱撞过的“小卓玛”……

      那天,父亲说他想再去一次西藏。我说好,一定带你回去,但肯定要不了两个月。他笑了。

当前位置 :  首页  /   文化园地 >

年集

来源于: 党群工作部 周珺峰   2019-10-18 10:07:59

        俗话说,腊八一过就是年。越近三十,年味越浓。我们那个小农村,人们早已开始杀猪宰羊,有的人还专挑腊月的良辰吉日嫁女娶亲,到处一片欢快、祥瑞的过年景象。

       每年回家,已是临近春节。干的第一件大事,就是赶集,帮着家里置办年货。老家的小街,平常每逢农历二、五、八赶集,但是过年前,几乎天天都有,这已成了几十年不变的俗规。小街不大,像一条扁担,长也不过二里。一大早,就已被过年的氛围包裹的严严实实,买年货的、买小吃的、买门画春联的、买烟花炮竹的、买衣服布料的……把本来就不宽敞的街道挤得不留一点缝隙。

       回家前,我特意带了一堆重庆特产,火锅底料、川菜卤料、牛肉干、泡椒凤爪,满满的塞了一大包。回来才发现,这些早就不是什么稀罕物。超市的货架上,东南西北的烟酒、糖茶、干货,甚至连腊肉、腊肠这种极具地域色彩的特产都都能见到面,这倒让我大开眼界。

       记得那些年,物流交通还不发达,大棚种植尚未普及,反季节蔬菜基本没有,萝卜、白菜、咸菜基本就是冬季饭桌上的“老三样”,少了一样都成不了席。现在,绿叶青菜、海河鱼虾,瓜果梨桃,不论是本地产的,还是外地运来的,都已不再是奢侈品。过去,即便是冬天,肉和菜也不敢多买,而如今,冰箱几乎都成了标配。于是乎,扫年货的人使出浑身解数,青菜、瓜子、水果、猪肉一买就是一麻袋,酒水也是成件成件搬,开着小车的一定把后备箱塞的满满的,骑摩托的只能让老婆娃娃在后面跟着一路小跑。有的干脆用上了架子车这种“老古董”,好处就是装得多、不烧油、下雪不打滑。

       慢慢的,感觉自己回来倒有点“格格不入”了。出门前,特意带了一堆现金,一块、五毛也没少准备。结账的时候,老板问了一句:微信,还是支付宝?我楞了一下,默默地把零钱放回口袋,掏出了手机。看来,现在早已经不是那个只有逢年过节、婚丧嫁娶才能吃顿肉,赶人情送10块钱还能回两个白面大馒头的时代了。

       在老戏园子门口,又看到了“老赵”。多年以前,他无疑是集市上的一大焦点。“买好炮,找老赵!老赵的炮,很可靠!……”每逢过年赶集,总能听到那熟悉、洪亮的吆喝声。老赵主业是卖炮竹,只卖手指那么粗的大炮。围绕着他的“粉丝”,都是一群调皮捣蛋的小孩子。这次见了老赵,他已经不再年壮,早就不卖炮竹了。端着个小马扎,带着圆框墨镜,和一帮老头儿在墙根下坐成一排,一边晒着太阳,一边天南海北地闲聊。脸上一副享受的表情,大笑起来,皱纹里全是岁月。

       川流的人群中,碰到一个儿时的伙伴。小时候,一起偷瓜偷菜、整天在泥土里滚爬的一群人,长大后为了生计前程各奔东西,见一面得要三两年。在外面打工多年,他已回家盖起了阔气的二层小楼房,还用征地的补偿款买了一辆轿车,日子过得也算称心如意。他说今后不出去了,村里的煤矿马上复工,里面四川人多,他计划在边上开个饭馆、棋牌室。聊到脚下踩着的煤矿和油田,我开玩笑说,你看,我们的先人守着金山过了几十年的穷日子。他憨憨地笑了,就是啊,以后都会越来越好!

       赶集嘛,总还是要尝尝那几样小吃。街边上的麻花、油糕、炒凉粉、牛肉面、羊肉泡,除了价格翻了几番,味道依旧还是那个味道。我不是吃货,但在外十多年,想到家里饭菜的时候,总要忍不住猛咽几下口水。现在,偶尔还会想起吃槐花饭的情景。我家村头有棵老槐树,估摸着不下百年,高大粗壮,枝繁叶茂。盛夏花开,皑皑一片,好看极了,老远就能闻到甜蜜的花香。那时爷爷四十多岁,经常爬树摘槐花,给我做一顿槐花饭。有一天,突发奇想说要吃槐花饭,妈妈白了我一眼说,现在谁还吃这个!是啊,像槐花饭、榆钱饭、糜子粘糕、玉米窝头、杂粮馒头、荞麦面、土暖锅这些东西,放在城市里算是返璞归真,但在农村,有的正在慢慢变成记忆。

      这些年,每回来一次,总能看到不一样的变化。家门前就是村里的主干道,原来是泥土路,旱时一层土,下雨一滩泥。现在,这条路已经铺成了水泥路,每天早中晚还有三趟班车由市区直通村里。路上跑的汽车比摩托车越来越多,自行车被雪藏在柴房里,仿佛仍再哀叹自己曾经的辉煌。生养了我们几辈人的窑洞,大多都被填平,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崭新的砖房,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,过去靠走很远拉水吃的日子一去不返了。不仅如此,5公里开外,已建成了客货两用的火车站,据说将来还有高铁经过。

      而村里的人,也不再像过去一样,只靠种庄稼生活了。特别是我们这一代,有的在外面拼得风生水起,在大城市买房定居。有的靠着一手娴熟的砖瓦活儿,当起小“包工头”,四处给人盖房子,把自己的生活经营的像模像样。我们习惯把男人叫“掌柜的”,意思等同于当家做主。时过境迁,女人也开始当起了“掌柜的”,她们不再只满足于做饭、带孩子,有些头脑灵活的,还靠着村里和政府的支持,自己办起来了养殖合作社。

      物质富足了,追求精神生活自然是顺理成章。过年到舅舅家,舅妈不在,我想一定又是去打牌了。表弟媳妇说,早不打了,现在开始跳广场舞了。这个转变让我颇感意外!还有一个堂兄,外表上是农民,骨子里就是个实实在在的文人,从小喜欢舞文弄墨,现在已是个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了。弟兄们过年聚会,他不喝酒,和我们聊的最多的,就是他的作品。

       赶集回来,吃过晚饭,全家人围着火炉,你一句我一句聊起来。也许是喝了点小酒,父亲似乎有点兴奋,头回听他讲起进藏的经历。那一年,一群20出头,不知西藏在何方的年轻人,一路坐汽车,经过西安、兰州、敦煌、西宁、拉萨,最后到达山南时,已两个多月以后。从进藏路上的故事,说到了半年以后才收到家里寄来的回信,说到了他们几人“集资”5块钱还要托关系才买到的茅台和中华,说到了老同事们的近况。当然,还有那个第一次见到他时,内心里小鹿乱撞过的“小卓玛”……

      那天,父亲说他想再去一次西藏。我说好,一定带你回去,但肯定要不了两个月。他笑了。

网站首页 |  走进渝海 |  新闻中心 |  党建之声 |  文化园地 |  联系我们

电话:023-63775956 传真:023-63775956 重庆市渝中区棉花街十八号 邮箱:400011

渝ICP备17007360号-1

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2935号